大岭村北靠菩山,西、南依大岭涌、砺江涌展开,北部为广阔田野,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要素形成良好契合,从中国传统传统村落选址布局原则看,自然环境要素组合形成村落建设的理想的风水环境背景。
上村东南方向原有砂石山,现已毁坏。村落西部的农田河道,原为大湖。“湖水汪洋, 万顷平镜,滨之均吉”,符合聚落风水理论。这种依山而建,绿水环绕的居住环境,通过自然环境形成半封闭空间,符合中国"山水为血脉"的传统风水观念,从自然环境角度来看,山脉环绕,地势如盆地,再配合水系、阳光,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小气候。因此,这种依山傍水的整体格局,更是一种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与自然紧密结合的体现。
按传统风水格局说法,其错落选址的主要的自然环境要素可归纳为:
靠山(菩山)——上有茂密风水林,虽“来龙”不够深远,但左行隐约蜿蜓至莲花山。山峰不连续处,采用茂密树林填补。
水口(大岭涌与砺江涌交汇处)——在西南,建有宝塔亦为水口塔,种有大树,有效的弥补了村落西南无护山的虚空,加强了水口狭窄处把关枢纽作用。此塔亦属文塔,又称“文昌阁”、“大魁阁塔”。
朝山(村域西侧山体))——隔大岭涌及鱼塘群南望笔架形山是为朝山。朝山成为出村道路的对景。
大岭涌(玉带河)——符合“河流、溪水似金带环绕”的风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