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东关街,一座座老建筑续写一段旧日时光。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是繁华的“不夜大街”那些林立着的“老字号”是多少大连人舌尖上的记忆!
2004年之后,东关街经过部分拆迁,如今占地面积还剩下0.45平方公里,分属英山和东关两个社区。
东关街我最早的印象来源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从大连乘火车出大连站,就是东关街一带。尤其是早上下船,到火车站乘上早班的火车在车窗内望见就是东关街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和人们生活的乐章。今天有幸拍摄到东关街动迁后、改造前的照片很是难得!
东关街内的老住户,我的“同学”从动迁以来一直坚守到现在,有水有电,没有煤气和暖气,这么这么真的是不容易啊,辛苦了老大姐、老同学。
一楼到二楼的楼梯是水泥的,顺着楼梯我来到了二楼,楼面地板已经腐烂的不行了,需要用脚探路而行。从二楼到三楼以上的都是木制楼梯,我来到了楼梯口看着摇摇欲坠的楼梯,我一个人没有赶往上走,只好作罢。
交通旅馆
位置:生福街东侧。年代:1920年。
交通旅馆是东关街鼎盛时期娱乐相关商业动能建筑的典范。坊间传说这里是胡适进行演讲的地点之一。该建筑是东关街内近代建筑中室内保存最完善,艺术价值最高的建筑,具有重要的科学艺术价值。
修缮策略:
方案保护文物建筑的核心价值,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护文物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
1、在外立面修缮中,保护所有的特色建筑构件,在外墙内侧进行结构加固,不破坏文物立面风貌,恢复所有的门窗,恢复屋面日式黑瓦。将天井屋顶更换为玻璃采光顶,改善天井内原本昏暗的采光条件。
2、室内空间在不改变文物建筑原状的基础上,拆除室内非承重隔墙,增加室内卫生间,以适应未来的使用需求,将木结构外露以保留三角木屋架的空间特色,更换糟朽木檩条和木望板。保留并修复天井内的木梯及木栏杆,保存所有的木制装饰。
一棵百年老槐树见证了风情楼里的人情世故和它的风花雪夜,也见证了它的过去。非常的感叹大连市政府的有关部门为了保存最完善的古迹,怕这棵老槐树出现倒塌而破坏了建筑,在大树的周围架起了铁架子来保护这古老的百年建筑。
通往楼上的木制楼梯也是摇摇欲坠,楼梯底脚用砖头垫着那,所以根本不敢往上走,遗憾的没有拍摄到楼上的照片。
华胜街58号
位置:华胜街、三阳街交汇处年代:1920年代
结构:砖木混合
建筑面积:398.79mf
该建筑为风月场所,历史文化信息清晰,对研究日本统治时期大连地区社会状况有一定价值;建筑位于街区重要区位,与古树结合,相得益彰;历史风貌的重要代表性建筑,体现了东关街历史建筑风格多样性
这里是大连市内历史建筑最集中、格局肌理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见证了大连百年以来的城市变迁、市井生活、商业兴衰、工业发展和文化活动。
2022年11月11日上午,大连举行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开工仪式。
百年东关街的启动建设,标志着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工作又迈出坚实一步。
华春照相馆
西岗街和大龙街交会处的一栋房子就是华春,它曾是1908年邱玉阶兴办的华人第一家照相馆——华春照相馆,取“华人的春天来临”之意。华春不仅打破了日商照相馆的垄断,更是成为当时平和街上最热闹的商号,有时甚至需要排队,多少合了名字的寓意。华春照相馆一二楼是照相馆,三楼是居所。二楼面朝街面的窗户有11个,面积之大比起现在的影楼来也不寒酸。当时周围“一个院连着一个院”。所谓“院”其实就是妓院,妓女们也是华春的常客,如若能在鼎鼎有名的华春临街橱窗展示的照片中占有一席之地,那定是招揽客人的好办法。
东关街不仅是大连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这里既是日本殖民统治大连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反对压迫,艰苦奋斗的见证,特别是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门上挂着“福”,门的拉手上挂着小孩带着绳子的布口袋
改造后的东关街,将引入商业服务、街史展陈、文旅体验、观光旅游、特色民宿,呈现历史文化气息厚重、风情浓郁、生活及旅游服务设施完备的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建成后将呈现浪漫、洋气、摩登、时尚的街区氛围。通过新锐潮牌店、时尚买手/设计师店、本土古着店共同打造时尚新概念街区,通过艺术交流、跨界展示、夜经济、小资风情、时尚潮玩集合打造新潮流社交体验。围绕特色建筑群+情景院落、海鲜市集+新零售市集、城市秀场+艺术空间共同呈现城市原有的海港、建筑、人文特色。通过文创产业聚集、创意产业办公、体验式民宿大院共同打造创意产业+文化社群概念。
如今在大连城区再也难以找到像东关街这样的老建筑了,它混合了欧式和日式的风格。花岗岩的门楣,油漆的大门,木制大梁,地板,雕花的拱形窗户,敞亮的天井,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很美。
走在东关街上,就像穿越了一个城市的历史。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