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不惊人,VV,老茂讲述:平定话

茂不惊人

老茂讲述:平定话

2023-03-22 阅读 18249
茂不惊人
茂不惊人
老茂讲述
平 定 话
作者:杨永茂
讲述:杨永茂
老茂讲述:平定话(新)
00:00
42:03
朋友们,今天,老茂和大家聊聊平定话。
为什么老茂要迫不及待地让大家来了解平定话,并知道平定话的魅力所在呢?这是因为,具有祖国方言“活化石”的平定话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平定话,属于典型的特殊的方言,它是经过长期积累,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形成的一种地方语言。平定话汇聚了众多地方的语言。而这些地方的语言现在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就是汇聚众多地方语言的平定话里的“活化石”的词汇,也在一天天的减少并消失。当下,说正宗平定方言的人一天天老去,中年人以下的人在养育孩童时,都在用普通话,都在排斥平定话,为什么?嫌平定话土气。不知道平定话是集大成方言的代表性语言的魅力所在;不知道平定话是中国语言的活化石的珍贵;不知道平定话是我国优秀文化积淀的真实存在;不知道保护和传承平定话,是每一个平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的重要性。所以,这就是老茂要迫不及待地让大家来了解平定话,并知道平定话的魅力所在的真正原因。
听我这一讲座的朋友肯定有很多外地人,所以很有必要让大家听一听正宗的平定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茂不惊人
几年前,老茂写了一篇平定方言故事《母亲的叮嘱》现在,老茂就用平定话为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哦,故事的背景是,20出头的小伙子春节过后要到南方去打工,临行前,他的妈妈对他进行了嘱咐:
“俺孩明儿周要离开妈呀,真舍不得俺孩。你看你,整冷这天,露能这泊里心,也不怕闪霍着了——凉着老明儿咋坷呀?整大了,要知道自己经由自己们。整远这道, 妈给俺孩带了十来这脆憎憎的苹果,还淘获了一袋枣,这苹果会枣放的时间长了,周圪然不则楞了,焉由了周不好吃啊了。在道上要是(如果)有人会你拉葫芦撤蔓的套近乎,你不要理他,看上当。
“坷了以后,要勤洗涮点,一有黑糙,手会脸周会涩巴,可是难看了,看人笑话 。这被可厚了,睡上圪霍喧霍喧的 。对新衣怅要解哉点 ,咱也没有什么进项,也买不起新的。衣怅要责顾洗、责顾换,不要赃不拉几、毛几谷团、还有饭甲甲嘛怕的。展展挂挂的穿上多好、多酥妥、还精干。
“万一假有什么磕拌,不要老是稍嚼莫烂放在心里头,要多会你囔伙计们叨舌叨舌。话是开心的钥匙们,不要老是湫莫呼呼的 。 你出圪以后,不要哭穷,要有志气,不要蔫不拉几、变眉早眼,也不要草鸡麻爬,末特烂气的,更不要急慌野冒地的给咱发三。会人共事,不要圪几嘛烟、呱不惺惺的,要挨实、要大方、要展挂、要实手,不要谷促、寒曾、煽干人,但也不要比飚、烧燥。更不要一不受瘾周日噘人、周白毛黑烂眼的会人家圪搅 。
“咱强赠麻爬寻下这曰营生,你囔老板会你说话会安排营生的时候,要快当点、急玲点,不要癔嘛不症、浓难坷机、傻儿不踏、爱答不理的,更不要歪则棱刊的;动弹(干活)的时候呀,勤紧点、麻利点,不要肉头圪呐的撒尖,更不要碟流帅拐的日倒人。
“南方热、太阳毒,还潮几疙呐地,不要光能膀干活,小心晒起燎泡。出了汗可容易凉着,万一有打冷合僧什么的不酥妥,不要硬停摆,赶紧吃点药,再喝点热圪哒哒囊水,周会欠泛点儿。平时,刨燥的睡不着了,周甚也不要想,也不要接济妈。妈没事,啊。
“出圪以后,妈不在俺孩跟前,干什么都要机米一点,走到那都要惹人迭见。
“听说里头沟张欣家小也在广东扑坎了,他烧燥、气门还不路道,虽然他起不了什么莫扫,但也不是曰善茬茬,咱可是吃扎不起。所以,咱不要理他,妈这眼不diang,可会看人了。你要是跟他霍搅在一起,囊你可是周跟上拍花的了。听着了没有?
“对能人吃东西,不要撇啧,也不要往瀑里心拉拉,精干点。澌气了的东西周酸胖烂气不能吃了,看跑茅、不好。对啦,你以后学学右手拿筷,左撇咧不好看。
“哎,对了,正远这道儿,坐那挂汽车、那曰火车,弄清楚了没有?到什么地方下,心里头要有曰数儿,不要为了图兴化儿给坐涨喽。”
“啧,你采活甚了?妈这可是横汉不得把心都掏出来安擦你了。”

茂不惊人
好了,刚才大家听了老茂用平定话讲的《母亲的叮嘱》的故事,这是典型的平定城里人的平定方言。大家也看到了,文章中有很多很多的白字。实实在在地说,至少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汉字里没有这些个字。为什么?因为平定话中很大一部分的字、词,用现在常用的的汉语写不出来,新华字典里也找不到,所以,只能用汉语里的其它白字去代替。比如,平定话称“蝉”为“木念哇”木念哇,这三个字怎么写?写不出来。再比如,平定话称“水桶”为“扫罐”,“扫罐”这两个字又怎么写?是井陉话中的“筲罐”吗?我也不清楚。(有个名词“筲罐”古时为冀鲁官话,河北井陉一带 称“筲罐”的“筲”为shāo 而平定人叫为sāo ——不读翘舌音,那是否有这个不是翘舌音的”sāo“字呢?)再比如,“扑几扑来”这个词,平定人都意会、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让你正儿八经用普通话去解释,你很难解释到位?再比如,“谷肚挖切”、“圪圾嘛淹”、“风磨野到”、“麻不烂才”、“求迷性眼”、“瘦嘛圪精”、“歪则棱堪”等等词汇,普通话解释不清楚,汉语书写没有准确得字,但正宗的平定人却都知道其含义。
经过几十年对平定话的研究,我给平定话概括出一个定义,这就是:以“晋语”为基础音,以历朝历代“雅言”为积淀,在平定久居的民众使用的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口口相传而保留下来的语言。
茂不惊人
下面,我就这三句话分别加以解释。
第一句:以“晋语”为基础音:
晋语是我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山西简称晋,元代定都北京之前,因居黄河之东而叫河东,春秋全境都属于晋国,战国初以晋阳为中心一分为三,分成韩赵魏。赵魏方言接近于以都城长安为中心的秦晋方言。平定话中,很大一部分发音属晋语。其实,晋语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在山西,内蒙、陕西、河南、河北的好多地区也都使用。
晋语有三个特点:
第一、保留了入声。
入声的发音特点是“短促急收”
古汉语有四个声调,有入声,但没有阳平(二声);现代汉语也是四个声调,但没有了入声,有了阳平(二声)
现在,普通话当中虽然没有了入声,但在平定话当中,至今还百分之百的保留着入声。比如:木、日、物、月、节、药、赤、击、得等等。
晋语的第二个特点:分音词
分音词,就是双音节词中的两音节,合并为一个音节,且所对应的单音节词的意义与原词相近或相同。通俗的讲,就是普通话的一个字,在晋语当中却要用两个字来表述,而且这两个字组成的一个词的第一个字,大都为入声字。如,普通话中的“头”字,用平定话说叫“得闹”。“得闹”这个词的第一个字“得”为入声字。晋语中的这一特点,在平定话中尤为突出,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圪然——普通话中的“蔫儿”这个字,平定话叫做“圪然”、“烟由”;普通话中的“吊”在平定话中为“得料”;——普通话中的“摆”字在平定话中读“扑来”;
——普通话中的“提”在平定话里是“得留”、普通话中的“搅”平定话读“圪老”、——普通话中的“摸”平定话就要读“莫罗”、——普通话中的“骗”在平定话中读“胡龙”、或者“日到”等等。
在晋语中,分音词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数量庞大,覆盖面极广,在平定话中现在依然大量使用这种词语。这些字词,在新华字典还真找不到,我们也不会写。
晋语的第三个特点:以“圪”开头。
在晋语中,以“圪”这个字开头的词的数量非常的多,甚至已经构成了晋语的一大特色。
“圪”可以作为有实意的构词成分,“圪”所组成的名词往往具有“小”的含义,如“圪垯”(小土包)、“圪节”(小支节)、“圪糁糁”(读音类似于“圪僧僧”,意为“小颗粒或粉末”)等;
“圪”这个字,所组成的动词,往往具有“慢慢”、“一点点”、“一下子”的含义,如“圪转”(随便转转)、“圪眯”(打个盹儿)、“圪碰”(有碰撞但不严重)等;
“圪”这个字,也可以没有实意,只是作为助词出现在词语中,如“圪蹴”,意为蹲,“蹴”本身就有“蹲”的含义,所以,“圪”在此处没有太多影响。
以“圪”字为前缀的词,覆盖到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拟声词。
“圪”字,以其为中缀的词,也很多,如,黑圪洞洞、肉圪墩墩等。
这就是晋语的三个特点:保留入声字、分音词和以“圪”开头。这些特点在平定话中十分突出。
晋语中的叠音词也很有意思。晋语中的叠音词真诚、质朴,带有浓浓乡土气息。比如,“护肤品”晋语称为“油油”。现在这种叫法在平定几乎失传,只有上岁数的人知道“护肤品”称为“油油”但,他们现在也不这样去称“油油”了。再比如:“小虫子”晋语叫“牛牛”这样的词,在古老的平定话当中都有。
这是我给平定话的定义的第一句:以“晋语”为基础音。
茂不惊人
平定话的定义的第二句:以历朝历代“雅言”为积淀。
这里我说的“雅言”,指的是在不同朝代的“官方语言”的叫发——秦代前后“官方语言”叫“雅言”或者叫“雅语”;唐宋时期的“官方语言”叫“洛语”、之后的朝代叫“官话”,民国时的“普通话”叫“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推广通用普通话。
上古时代、五帝时期和后来的夏、商时期,中原黄河流域地区是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地带。周朝以前,汉语的具体形式已没有办法去考证。据传,当时的标准语是周时期标准语的前身。周期的汉语标准语,一般认为就是《诗经》的语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所以,现在的平定话中的洛阳话的词语还有不少,如,“角落”这个词,在洛阳和平定话中有叫“咯老儿”、“花生”都叫“拉花森”。
到了秦朝,定都陕西咸阳。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还颁诏文书规定:“车同辙、书同文、语同音”
语同音,也就是使用 “雅言”——共同语。但是,这个“语同音”只限于上朝的官员。也就是说,嬴政为了使自己能听懂上朝人说的话,要求他们都去说他能听懂的话——当时的雅言是的广东的岭南话。当然,这是一部分学者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秦始皇在世时,向岭南发配及迁徙了大量的中原人,有记载的就达55万之多。这些中原人来自原秦、楚、魏、韩、齐、燕、赵七国中不同的国家。当时的要求就是,他们相互之间必须讲中原通用的“雅语”,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相互交流和沟通。并且由于岭南当地处于蛮荒状态,人烟稀少,文化落后;而南迁的中原人人数众多,所以,基本上没有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这样大家就认为,与其说是“岭南话”倒不如说是“中原语”。就是现在的平定话中也没有岭南话的痕迹。
但也有学者认为秦朝的官方语言就是西安话或者咸阳话。现在的平定话中,西安方言和咸阳方言倒是很多,我们就看看西安话、咸阳话与平定话通用的词:普通话中的“聊天”西安、咸阳与平定三地通用为“辟”;普通话中的“乱七八糟”这个词,三地通用称“噶达马爬”;父亲统称为“大”;上下午等,三地统称为“前晌”、“后晌”;“乌鸦”统称是“老哇”;“高声乱说话”统称为“吱哇”或“吱儿哇”——;“吃”的贬义词都称为“日囊”等等。
我们看看西汉、东汉两汉。
两汉的都城分别以长安、洛阳、许昌为主。这里着重举几个许昌方言和平定话相同的词语:土骨堆(土丘)、死疙瘩(绳打的死结)、害货(坏人)、隔淫人(恶心人)等等。
茂不惊人
我们再看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北朝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 。南朝定都为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我们举几个平定话、南京话通用词的例子:天很黑,两地通用“黑漆马污的”;天气热了,穿着太多,南京、平定两地都会戏称为“你焐蛆了?”
北朝的北魏 定都现在的山西大同平城区。我们看看平城区和平定话的通用词:尽说没有用的“寡逼话”、你的衣服穿得太少,真不怕“煽获着了?”、你瞧瞧,你的衣服都“谷促了”、我的东西“行不着啦?”盛饭都“斯气拉”、那个人真“讨吃”、这水“太拔了”、你把那点的饭给咱“杀噶了”、看那个人“求眉腥眼的”等等。
东魏 迁都邺(今河北临漳)
我们举几个例临漳与平定通用的词:慢帐点、景死了、你国融国融哇。
隋朝的隋炀帝虽然把现在的西安定西都、洛阳定为东都、扬州定位江都,但雅言都为为洛阳话。前边进行过对比,时间关系这里就不重复了。
我们再看看唐朝。唐朝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唐朝,近三百年的一个朝代,他的雅语是什么?没有定论。有专家认为,唐朝的雅语为《切韵》书中所定的“洛下音”。再加上唐诗用客家话等“闽南话”读更合辙押韵,这就使认为唐朝的雅言为“闽南话”的专家更为“理直气壮”。
但是,也有不服气的专家的认为,西安话是唐朝雅言。理由是古代诗歌厚积薄发,在唐代发展到巅峰,涌现出李白、杜甫等一批杰出的诗人。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觉得唐诗用西安、咸阳、渭南、铜川等地使用的中国最古老的语言——关中话更合辙押韵。老茂我也发现关中话与平定话通用也有不少通用的词:比如,扎(za)式、年时、瓷马不楞、平周不册、虼蚤等等。
茂不惊人
我们再看看宋朝的雅言。
大家都知道,北宋首都是汴梁(今开封),开封话和洛阳话极其近似,洛阳读书音仍然被称为“中原雅言”。南宋迁都至临安(今浙江杭州),中原雅音也随之在杭州扩大了影响,以至于今天的杭州话还同中原官话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开封和杭州都大量保留着同样的儿化韵尾。如开封话,把“绳子”直接儿化读作“蛇”,把“筷子”读作“筷儿”。省去了“子”字。
我们看几个开封话与平定话的通用词:你们都“歇歇”吧、这个人很是“迷瞪”、你才“斜活”了、你“或索”什么呢?
我们再看几个杭州话与平定话的通用词:曲蟮——蚯蚓;巧儿——麻雀;生病得来——病了 ;寻着得来——找到了等等。现在平定话中,一句话的末尾语气助词“来来”就是从杭州雅言传来的。比如平定话:你怎么个来来、我可俺妈家来来。。。。
提及宋朝,我们就会想起“杨家将”。说“杨家将”,就会想到代县。据《平定州志》记载:平定州“东踞井陉,西邻太原,南极辽阳(左权),北带雁门(代县)”既然平定在古时“北带雁门”,那代县方言中有没有平定话的痕迹呢?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很多,如:“整理”,代县话与平定话都叫“十翻”;火柴都称为“曲灯”;松鼠都叫“个令”;打耳光都为“比斗”。
茂不惊人
到了元代,法定蒙古语为国语,但,主要为蒙古族使用。元朝大都——北平(现在叫北京),使用北平音为标准音,称北平音为“天下通语”。北京老话在平定话中的痕迹也不少,如,“扁食”、“促火”、“不着调”、“自个儿”、“搓一顿”。
在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从意大利来的传教士利马窦曾用罗马拼音记录了大量的当时的北京话。当时的北京话是有大量入声字的,并且没有zh、ch、sh等翘舌音的语言。大家看,现在的平定话还是这样——保留入声字,zh、ch、sh等翘舌音也不多。如,“但是”、“服装”、“诗词”、“中国”|“书本”、“山西”等等。
我在讲课时,有朋友问我,平定话当中为什么前后鼻音部分?我说,不是不分,是平定话中压根就母前鼻音。这是受成百上千年的雅言所致。比如,当年的咸阳、长安、平城等都城的雅言都没有前鼻音,而且,后鼻音还很重。
茂不惊人
明朝灭了元朝之后,定都南京,为了剔除掉蒙语遗留的文化,颁布了《洪武正韵》,这套16卷的书参照了中原雅音(汴洛音)兼南京话,正以中华之语。永乐十九年(1421年,也就是597年前)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从各地移民北京,其中南京移民到北京的人数就多达40万,占北京人口一半,这样就使得南京话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而南京官话则通行于整个明朝。
清朝初期,名义上以满语为国语,但,随后汉语官话成为了国语。清朝以来,北京官话逐渐分化出来,作为汉语标准音的官话从而逐渐分为南京官话和北京官话两支。满人入关进驻北京后,从东北带来的汉语方言,源头是辽金时期以当时的北京话为中心的幽燕方言。古幽燕话,是我们今天东北话和北京话共同的语言基础。古幽燕话,现如今仍然在平定话中有所反映。:后脑勺,胳膊肘、拨拉、胳应、备不周、傻拉巴几、屈溜、干不拉几、善茬茬、抿一口。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得和大家说一说,人口大迁徙也是引起方言变化的重要因素。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上千年的多次人口大迁徙,有多少外地人留在平定居住?没有人能说的清楚。明清时期,陕西、河北北部、晋中等地的人们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到包头、河套一带谋生,当时,平定又多少人去了包头再没有回来?
我在调查中发现,包头方言在平定话的成分很多。比如,奔喽儿、扑责、拔拉、瓷眉登眼等。这指的是平定人离开平定之后,把平定话带到外地,并使平定话在外地扎根。再比如上海话与平定话的通用词:热轰、晓得哇等。就是京剧的道白在平定话中也还在深深扎根,如,“内”、“泪”这两个字,京剧道白与平定话都读“nuei”、“luei”等等。
茂不惊人
民国时期,1913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读音统一会”,确定了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国音,1919年9月编辑出版了《国音字典》。1932年5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并出版《国音常用字汇》,为确立国语的标准提供了范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表示尊重,避免“国语”这个名称可能引起的误解,1955年10月相继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定,将规范的现代汉语定名为“普通话”,并确定了普通话的定义和标准。改革开放后,平定话也在与时俱进,也在不断充实,就是一些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出现在平定话中。
这是我讲的:平定话的定义的第二句:以历朝历代“雅言”为积淀。
茂不惊人
第三句:在平定久居的百姓使用的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口口相传保留下来的话语。
“平定县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在征服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是专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从平定出土的众多文物中考证后得出的结论。
古时候,平定的“地盘”很大,清乾隆版的《平定州志》就有这样的记载:平定州“东踞井陉,西邻太原,南极辽阳(左权),北带雁门(代县),为京师之右背,全晋之咽喉”。从大中国的版图上可以看到,从古至今,平定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赫,古时,平定是华夏儿女西、东交往的必经之路之一。我们从秦始皇的灵柩过固关的记载到娘子关的跌楼上写的“京畿藩屏”,从固关古驿道青石板路上深深的车辙到“固驿铺”、“小桥铺”、“槐树铺”、“甘洮驿”等古店、驿站的地名的留存,都述说着平定辉煌的历史;从平定不同版本的州志记载到一件件考古实物的再现,再到现存阁楼、碑刻、遗址等,见证着平定当年的繁华热闹。
茂不惊人
平定作为“古要道”,当年是各诸侯国人们相互来往的必经之地。平定的繁华,又是人们在经过这里时的栖息之地。好多人们,包括商贾买卖人在这里栖息之时,感觉这里人多、繁华,就从原来的栖息、小住,到慢慢地不愿离去,留下来在这里做生意,并与当地人或者与在这里留下来的其他人通婚——繁衍生息。并把他们的家乡方言带入在了平定。
这种九州人口不同原因的“迁徙”并留住在繁华的平定,为平定话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样,平定话在发展过程中,就大大超出了“晋方言”的范畴。也可以这样说,平定话经过漫长时期的充实、完善、发展,成为了中国方言的“大杂烩”。这种语言的“大杂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集,是中华方言传承的“活化石”,更使平定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资本。
我国各方言中的好多字、词、语言在逐步消亡时,平定话仍然保留并还在继续口口相传。所以,称平定话为祖国语言和古汉语的“活化石”,一点都不为过。
平定话和好多少数民族话一样,好多词汇,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比如,云南、四川等地的话,也都或多或少有平定话的词语和味道。再比如《红楼梦》、《西厢记》等书里,就都有平定话的烙印。如,刨燥、不好了、凉着了等等。
平定方言特别的丰富,其内涵和积淀也很深厚,平定话是中华文明的财富,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她在我们这一代给失传了,那我们就是罪人,是会对不起老祖宗的;如果,平定话失传,那一定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一大损失。
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平定话的历史、知道一些平定话的特点、学到一点祖国方言语言的知识,从而去珍惜平定话、传承平定话,不要让平定话在我们这一代或者下一代失传,这就是我的初衷。(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同时,有转发的朋友情注明出处)
老茂讲述:平定话(新)
00:00
42:03
茂不惊人

附录1
平定方言----不是成语的现成话

(三老汉聊天记录之五)
     作者: 赵科文
王、张、赵三老汉又来聊天了,咱们看一看今天他们聊些什么?
今天由王老汉主持,咱看他有什么规定。
王老头:今天咱们聊天的内容是平定方言里不是成语的成语,每人两句,每句四字,现在开始。

赵:我先说,
  圪堆冒天,黑脏污烂,
张:白皮铁脸,死皮害脸,
王:劈比来脸,撅嘴变脸,
赵:赤脚打片,滴零参烂,
张:捷眉巴眼,白眉处眼,
王:呵柳拐弯,凉荫不淡,
赵:撩穷失懒,瞎朴楞看,
张:歪杂楞坎,雾独狼烟,
王:稀泥软蛋,歪扭蒜罐,
赵:球眉处眼,吡眉瞎眼,
张:觳觫打颤,鬼眉溜眼,
王:圪节麻焉,倒二八蛋,
赵:香汤辣水,清汤寡水,
张:重烦没离,汗把流水,

王:圪嘟凹崎,糙糊铁锡,
赵:毛张鬼致,时头八节,
张:呆干二意,寡淡不唧,
王:钉来錾去,黄风雾气,
赵:歪毛淘气,浓喃咯唧,
张:扫天料地,小而圪气,
王:些来些许,吱哇圪叽,

赵:猴蹄圪刷,七杂八活,
张:强生麻爬,日搅黑塌,
王:想生别法,奴颜圪嚓,
赵:碍事不剌,受罪麻爬,
张:嘴巴溜舌,旮旯缝罅,
王:半烦疙瘩,软而拍打,
赵:头上末下,二郎八撘,
张:毛叽呱达,泥粥滑擦,
王:费事麻爬,黑天不擦,
赵:坑坑钵钵,讨厌不擦,
张:潮叽圪納,干捞硬挖,



王:忽雷炮杖,日杀无量,
赵:胡念八秧,冰拔气凉,
张:自拔以争,昭模是样,

王:不高烂兴,灰塌火星,
赵:急风楞怔,风慌楞怔,

张:鬼三六四,破烂漏四,
王:哈大虎势,刁溜忽势,
赵:小家寒势,想张隔致,
张:彻道巴儿,毛张鬼致,
王:老没奈奈,客世来界,
赵:不由分说,兀而八怪,
张:恨憾不得,胡诌八扯,
王:清堂瓦舍,鼻涕烂采,
赵:闹黄达及,跌溜甩怪,
张:绉三挒四,差三漏四,
王:瞎打眯糊,小眼瞎窟,


赵:佯打癔症,破塌死海,
张:挑起挖塌,点着泼煞,
王:云山驾雾,神捣搧哭,
赵:撩风踢足,迷留赤犊,
张:三姑六婆,少张没罗,

王:门头结道,红哗热闹,
赵:稀零扑落,五毛六毛,
张:假迷三道,烟熏火燎,
王:可量可卯,急皮火燎,
赵:背静圪佬,疯魔野道,

王:好,今天咱们说的都是平定方言里不是成语的现成话,还有许多,咱们大家继续总结。
说明:1、文中有一些用字不一定准确,大家可以帮助推敲、完善。
            2、由于平定地域广阔,各地的方言有所差别,但基本相同。
附录2
平定评说
保矿
作者:杨永茂
演播:杨永茂
老茂演播:平定评说《保矿》
00:00
04:43
锣鼓镲胡弦琴
统统不用咱图清静
我上下嘴唇一圪碰
平定评说小段你准爱听
今年是平定保矿运动117周年
听俺给你说说当年在咱平定掀起的爱国保矿运动外事情
1897年的平定不安宁
当时的清政府腐朽透顶很无能,捡者周是曰气门芯
英帝有曰福公司
借钱给了清政府
周获得在平定、盂县等地60年的开矿证
周这样,英帝卑鄙的手段一使用,
侵略抢矿“合法化”,把国家、民众一起坑。
八年后的1905年
正太火车即将通
福公司觉得运煤快捷方便又能多赚银
掠夺咱的矿产资源周更加猖狂还耍威风
他们竖标志、圈地界、夺矿产、把井篷
强盗的霸占行径惹起平定人民大愤恨,纷纷找州官辨分明
可平定州官是曰窝囊熊
腿短身长小眼睛
为时髦他镶金牙
还装腔作势戴了曰金边大眼镜
面对洋人的侵略霸道囊行经他是大气小气他不敢吭
还说什么:“高鼻头、蓝眼睛,力气大,有后盾,咱可不敢惹年囊洋人”
这话可捅疼了平定人民憋能一肚气的“泼里心”
嗨——
“这州官,什么熊?
一副奴相软骨病!”
大伙挽胳膊弄腿,气红了脸
凭周圪嚓、嚯略老藤周要收拾这曰大眼镜
要不是有人手急眼快劝把能
说不定周捥遭了 他囊曰 小命命
这一年春天的 曰早晨
曾任河津知事的平定人士黄守渊会平定富裕农商张士林
保矿爱国情怀 与日增
他们聚集了好多平定人
在县城黄家大院秘密商议大行动
有领导、有组织、有目的、有纲领
爱国保矿这运动
稳扎稳打、有条有理进行能
他们动员绅士和乡亲
闯州署、大游行
全力抗争 保矿井
周是不勺福公司囊外国人
这同时,保矿办法也在商议能
他们成立了“保艾公司”
作为保矿运动的常设机关设在黄家中
“坚决自办、反对出卖、收回矿权、自己开采”的章程一敲定
大家伙情绪激昂 齐出动
一场声势浩大的保矿囊运动
轰轰烈烈周在平定开展起来振人心
他们坷省城、上京城,边请愿,边告群众
公开揭露清政府 卖国条约签订的那事情
一场场集会行进能,农、工、学、商加士绅
各界民众纷纷加入爱国保矿的运动中
平定的保矿运动波及太原和京城
周连海外的留学生也都投入到山西平定的保矿运动中
经过三年的抗争,
达到“赎回矿权,国人自办,成立保晋公司”的目的而告终
请牢记:
“御英保矿”的斗争
掀起就在平定城
黄守渊、张士林
他俩是爱国保矿的领军人
永远值得咱们都崇敬
二十世纪掀起在平定的保矿大运动
是中国近代反帝爱国运动重要组成的一部分
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甘外侮、争取民族独立的又一大行动
在这场恢宏、浩大的斗争中
平定人 与侵略者——
面对面、挺能胸
不服软、敢较劲
用正义、占斜性
谱写了一曲反对侵略的正义歌
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气吞山河的爱国情。
茂不惊人
附录3
平定方言小故事
下 棋
作者:茂不惊人
县城的戈老缝下,老头头围起来看下棋的不少,也很有故事,这堂儿,我周给恩说说。
夜来后晌,在俺姑家对能的那曰圪江江的口口,周有一伙人在看下棋,看能看能,两外看的人周给嚷起来了,还嚓点给打起来。
老头头下棋会看下棋的都很有瘾。夜来后晌,为了能抢到第曰下棋的,小耳朵会狗不吃拿能干粮,不到一点周来抢位置来了。小耳朵拿能的干粮是圪蹦圪蹦那调了糊嘟讴下的外粘粘,狗不吃轴能是花椒叶罗皮丝丝窝窝,他们说,生活好了,天门儿大米白面吃能 ,吃这干粮是为了改善生活。更重要的是眼气眼气想吃可吃不上的人。你说啊,这都是曰什么人?
咱先说说这名字啊,小耳朵、狗不吃,咋们起老曰这名字?在俺这个哇,上了岁数的人给孩孩们起名字,为了成器,都会起一些可难听得名字,像什么驴小、茅锅、迷几眼、小版嘴等等,所以,在俺这个哇,岁数大点的人,叫这样名字的人不在少数。
咱还是返回来说下棋的事啊。你说啊,小耳朵会狗不吃恩两人先抢到位置了,你不是下?嗨——,干瞪眼,非得等好多人围张来,年才下了。其实,等人都来了,他两囊手哇,也周挨不张囊棋圪啦,他两周是曰聋的耳朵——配伴;喝水拿筷——招呼意思。
这不是,等到两点多,人来了不少了,小耳朵会狗不吃周开始摆棋,然后,基本就没有他两人的什么事了——根本周轮不上他两动手,周是坐在那个看周对了。
围能的人,可有囊烧造不擦的人了,广怕显摆不出他囊占来,不是呱叫,周是动手走棋。还小看别的动嘴、动手的人:“哎、哎、哎。。。磨磨蹭蹭的,利落点哇门?”“周你占?你呱叫甚了?”“让年整些人在这个会你耗练甚了这是?”“一边凉扫圪,那个也如擦曰你,你这猴蹄郭刷、急慌也毛的咋了?我很含不得快点了。”“你周是曰凉悟,你本来周慢了们,还白说流道地犟嘴”有的人还在一边霍煽:“给他弄点面糊糊周他囊嘴”“挪惑鸾、挪惑鸾”。。。。周这样,你一句,他一句,你动马,他非走炮,你说他走的不对,他说你走错了,你说他水平不占,他说你水平扯淡。你一言,他一语,话赶话没好话,说能说能周给若决开了,嘴里头那臭天获同、恶瘾嘛怕、倒灶不嚓的话也周有了,各周呀嚓、拼周不嚓,像也摔成两半了,棋盘也给周了,你给我一拳,我踢你一决(脚)。有的人脸也给打的喧了,还带了黑青,吓得小耳朵眯缝两只眼也躲开了,狗不吃也假迷三道上一边刮打身上的土圪拉。围能看的一伙老头头也散的散,走的走了。好好的下棋场所弄的灰塔火星的,真恶瘿了。
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可是,在看棋的时候哇,口也不能动,这是规矩。你周不能好好看,不说话、不给年动手?
囊精干曰人们,净干这不文明的事。咋?这是跟上撇花儿的啦?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1665
7
0
0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茂不惊人

结识更多朗诵爱好者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