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诗词学会,VV,银川市诗词学会||精选诗词赏析(2025年第17期总第23期)

银川市诗词学会

银川市诗词学会||精选诗词赏析(2025年第17期总第23期)

2025-09-09 阅读 5231
银川市诗词学会
银川市诗词学会
银川市诗词学会

观九.三大阅兵感怀
项宗西

长城铁铸势嵯峨,亮剑京门庆伏魔。
钢甲奔流撼天地,银鹰呼啸震山河。
战旗猎猎军魂淬,锋刃铮铮血性磨。
霞蔚丹青昭壮烈,九州唱彻大风歌。

君羊点评:
此作气象雄阔,笔力千钧。首联以“铁铸长城”起势,喻军容嵯峨,“亮剑伏魔”直抒靖疆之志。颔联“钢甲奔流”“银鹰呼啸”,状阅兵之盛,撼天震地,声威并茂。颈联淬魂磨刃,淬炼军魂血性,铮铮有金石声。尾联化汉高《大风》之典,丹霞壮烈,歌彻九州,尽显盛世豪情。全篇对仗精严,气脉酣畅,诚为时代强音。

银川市诗词学会

满江红·望太行怀左权将军
范春荣

云岳巍巍,擎天处、忠魂不灭。抬眼望、峰峦如怒,似闻金铁。百战身先摧敌胆,卅年血沃神州月。恸雄才、星陨太行中,山河咽!
倭寇恨,终须雪;家国志,坚如铁。看狼烟起处,赤旗风猎。帷幄运筹寒寇魄,黄崖壁垒凝心血。到而今、浩气贯长虹,千秋烈!

君羊点评:
此词悲壮沉郁,忠魂贯虹。上阕以“云岳巍巍”擎天起笔,忠魂不灭,峰峦如怒,暗合将军浩气长存。“百战身先”“卅年血沃”,凝练其戎马功勋,星陨山河之恸,字字泣血。下阕“倭寇恨,终须雪”如金石掷地,赤旗帷幄,寒寇凝血,见谋略之深、志节之坚。结句“浩气千秋”呼应开篇,荡气回肠。全词熔情于景,典重苍凉,足称咏史杰构。

银川市诗词学会

观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有感
张美玲

京华壮阔五洲知,劲旅铿锵亮剑时。
战翼排云惊碧落,铁流撼岳展雄姿。
昔年烽血金瓯碎,此日旌虹玉宇驰。
浩气长存天地振,山河永固化为诗。

马利明点评:
这首诗紧扣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主题,意境雄浑,格律工稳,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诗歌开篇即展现了京华大地阅兵时的壮阔场景,“五洲知”三字凸显了此次阅兵的国际影响力,“劲旅铿锵亮剑时”则生动地描绘了受阅部队的威武英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颔联“战翼排云惊碧落,铁流撼岳展雄姿”对仗工整,“战翼排云”“铁流撼岳”分别从空中和地面两个维度,展现了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强大威力和磅礴气势,“惊碧落”“展雄姿”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震撼效果。颈联“昔年烽血金瓯碎,此日旌虹玉宇驰”通过今昔对比,回顾了往昔抗战时期的烽火岁月和国土沦陷的悲痛,又展现了如今阅兵时彩旗飘扬、天空中战机驰骋的壮丽景象,体现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尾联“浩气长存天地振,山河永固化为诗”收束有力,将抗战精神的浩气长存与祖国山河的永恒壮美相融合,升华了诗歌的主题,给人以深刻的精神鼓舞和美的享受。

银川市诗词学会

阅兵礼赞(新韵)
李育钢

八秩重光礼炮隆,九三亮剑镇敌戎。
人间倘若无征战,世界何时共此荣。

马利明点评:
《阅兵礼赞》短短四句,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与磅礴的气势。
“八秩重光礼炮隆,九三亮剑镇敌戎”,开篇点明了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宏大场景,“八秩重光”强调了时间的跨度和胜利的来之不易,“礼炮隆”则通过声音营造出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九三亮剑镇敌戎”中的“九三”指的是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亮剑”一词形象地展现了阅兵中军队和装备的威严,以及对敌人的震慑力,凸显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
后两句“人间倘若无征战,世界何时共此荣”则由阅兵场景引发了对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世界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强烈期盼,升华了诗歌的主题,使读者在感受到阅兵的震撼之余,也能深入思考和平的珍贵意义。
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韵律和谐,既有对阅兵仪式的生动描绘,又有对和平愿景的深情呼唤,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性。
银川市诗词学会
银川市诗词学会
收稿审核:张美玲 马利明
编辑制作:李晓华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1360
5
0
0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银川市诗词学会

Ta好像忘记签名了...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