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诗词学会,VV,黄河诗词||精选鉴赏(2025年第11期总第25期)

黄河诗词学会

黄河诗词||精选鉴赏(2025年第11期总第25期)

2025-06-26 阅读 5003
黄河诗词学会
黄河诗词学会
黄河诗词学会
谒杜甫草堂
翟玉霞

青苔蚀字映残阳,野蔓延碑过短墙。
千载茅檐驮史重,百年旧燕话秋凉。
风磨石径溪流翠,雨打幽林墨色苍。
莫问圣人何处去,锦江春夜正茫茫。

君羊点评:
苔蚀残阳,碑湮蔓草,荒寂中见沧桑。颔联"驮史重"三字千钧,化茅檐为史册;"话秋凉"拟燕语寒温,时空顿叠。颈联"磨"字显风雨雕琢,"墨色苍"暗应诗圣墨魂。结以茫茫春夜收圣魄,江流不尽,遗韵长萦,得少陵沉郁真髓。
黄河诗词学会
八声甘州·红军长征过六盘山
徐龙
问西风飒飒卷尘沙,雁字向谁家。看长缨在手,寒锋映日,铁血年华。万壑松涛齐奏,霜冷动胡笳。千仞云崖上,漫展红霞。
  遥想风雷天下,剩残碑蔓草,堠火湮鸦。任重关如铁,谈笑越峰槎。缚苍龙、金声玉振,照乾坤、星火耀天涯。凝眸处,六盘山月,落似梅花。

君羊点评:
徐龙此词,以雄浑之笔摹写长征壮概,气脉贯通,意象峥嵘。上阕“长缨在手”“寒锋映日”诸句,既承稼轩剑气,复融长征实景,铁血丹心尽显。“万壑松涛”“千仞云崖”以山河为幕,红霞漫卷处,赤帜凌霄之象宛然。下阕“残碑蔓草”追昔抚今,“谈笑越峰”暗藏险隘,转折处笔力千钧。“缚苍龙”语化用东坡,然“星火耀天涯”更添时代新辉。结以“六盘山月”,清冷中见梅魂傲骨,既应红军踏雪之坚韧,亦寓革命理想之高洁。全篇章法谨严,虚实相生,于苍茫古意中灌注革命豪情,诚为咏史词中力作。
黄河诗词学会
六月赏荷感怀
于金奎
叠翠青荷映水花,云飘碧浪梦芳华。
嘤声入耳波前影,鹊语弯桥榭底蛙。
我问池塘迎过客,谁知岁月绽流霞。
微风感叹年逾半,莫怪香尘总有涯。

马利明点评:
这首《六月赏荷感怀》以灵动笔触勾勒出六月荷塘的清幽景致与深沉感悟,格律工整,意境悠远。开篇“叠翠青荷映水花,云飘碧浪梦芳华”,对仗精妙,绘出荷叶层层叠叠、荷花临水绽放,云影倒映碧波的美妙画面,“梦芳华”三字既写眼前景之绚烂,又暗含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颔联“嘤声入耳波前影,鹊语弯桥榭底蛙”,以听觉(嘤声、鹊语、蛙鸣)与视觉(波前影、弯桥)相结合,将荷塘的热闹与静谧融合,生动展现出夏日荷塘生机勃勃的景象。颈联“我问池塘迎过客,谁知岁月绽流霞”,笔锋一转,由景及情,以“问池塘”引发对岁月流逝的思索,“绽流霞”赋予岁月以绚烂色彩,增添了诗意与哲思。
尾联“微风感叹年逾半,莫怪香尘总有涯”,借微风之叹抒发时光过半的感慨,“莫怪香尘总有涯”更是豁达地表达出对人生聚散、美好易逝的坦然接受,使整首诗在感怀中又不失旷达。全诗情景交融,由景生情,层层递进,将赏荷时的所见所感巧妙融入诗句,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又蕴含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颇具韵味。
黄河诗词学会
怨三三·漫行香山湖上
范春荣

  平湖碧水映鸾霄。四野昭昭。振羽沙鸥掠树梢。半空里、叫声嘹。
  溪亭泯却尘嚣。水扶岸、鳞波慢摇。弱柳摆丝绦。吟情怡荡,俗怨皆抛。

马利明点评:
这首《怨三三·漫行香山湖上》以清新笔触勾勒出香山湖的优美景致,意境悠然,颇具韵味。从整体来看,上阕开篇“平湖碧水映鸾霄。四野昭昭”,便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湖面如镜,倒映天空,四野明亮开阔的宏大画面,奠定了全词明丽清朗的基调。紧接着“振羽沙鸥掠树梢。半空里、叫声嘹”,通过对沙鸥动态与声音的描写,赋予画面灵动之感,使静态的湖景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视听结合的手法运用巧妙。
下阕“溪亭泯却尘嚣。水扶岸、鳞波慢摇”,将溪亭置于宁静氛围中,“泯却尘嚣”点明环境清幽,令人心宁,而“水扶岸”“鳞波慢摇”则以细腻笔触刻画水波与堤岸相依,缓缓波动的轻柔之态,尽显闲适。“弱柳摆丝绦”延续柔美风格,与前文景致相呼应,进一步渲染出悠然氛围。最后“吟情怡荡,俗怨皆抛”直抒胸臆,点明词人置身此景中,情致愉悦,尘世烦忧尽皆抛却,情感真挚自然,使景与情完美交融,主题得到升华 。
黄河诗词学会
黄河诗词学会
收稿审核:张美玲
编辑制作:李晓华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1143
12
0
1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黄河诗词学会

Ta好像忘记签名了...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