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不惊人,VV,从郭九麟的《古州城——上城》聊平定古上城

茂不惊人

从郭九麟的《古州城——上城》聊平定古上城

2022-06-24 阅读 9290
茂不惊人
从郭九麟的《古州城——上城》聊平定古上城
作者:杨永茂
茂不惊人
《古州城上城》这幅画真是画物成真——栩栩如生啊。
这是书画家郭九麟先生2009年创作的一幅大作,也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用书画的形式,全景式展示古州上城全貌的第一幅画,非常珍贵。
我在这里想要说的是,就是在几百年前,在我们的上城还是完好无损的时候,我们的古人也是没有眼福看到上城的全貌的。
何以见得?《古州城上城》这幅画,是从上城东南方100米左右的高空俯瞰上城的一幅立体全貌图画。
古时候,没有航拍,也没有相机,人们也没有什么办法站到那么高俯瞰上城全貌。
现在的我们,这一切都可以实现了,但上城只留下了几处残垣断壁的土城墙,也是没有眼福看到上城的全貌了。所以说,这就是郭九麟先生这幅画的珍贵所在。
茂不惊人
茂不惊人
茂不惊人
茂不惊人
茂不惊人
茂不惊人
茂不惊人
以上七张照片是我前不久拍的现存的平定古上城的残垣断壁的古城墙。
要说咱们古州平定的古上城,不得不提及平定的历史。
我们平定,历史悠久,文脉延绵,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上世纪五十初期,在新中国建立不就,我们国家的考古专家在我们平定考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旧石器时代,离现在有多远?最远距今,约300万年。这就是我们平定的“悠久历史”。
要说我们平定悠久历史,我想从上艾说起:
我这里的“上艾”,是指古州平定的前身——上艾县。当时,县城的中心在现在的宁艾、新村一带。
也就是说,宁艾、新村一带,是咱们平定人真正的老家。
古老的上艾县,在西汉建元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40年,是上艾县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就是说,在2162年前,宁艾、新村一带是平定县的前身——上艾县的“政府”所在地。
东汉时,上艾县划入冀州的常山国,三国时划并州的乐平郡(今昔阳)。 公元386年,北魏统一了北方,将上艾县改名为石艾县。再后来又恢复上艾。
这个“政府”所在地一直延续到唐天宝八年,也就是公元749年,算一下,上艾县“政府”在这里共住了889年。
天宝八年(749)至太平兴国四年(979)共230年在广阳治县;太平兴国四年县政府所在地迁移到了上城。也就是说,平定县在现在的平定城已经有1043年的历史了。
关于上艾古县的“政府”所在地,由于州志记载里有的篇章说在新村,有的说在宁艾,导致现在还在争论。其实,没有不要。既然是“政府”所在地,它绝对不是“鸡蛋”点地方,肯定比“西瓜”还大。就拿现在的平定县政府所在地来说,百年、千年之后,城里街人说在城里街,朁石、洗马堰人可以说在他们那里。西关、大峪人可能还会说在他们那里。所以,现在真的没有必要争。
其实,上艾县的历史遗存不是很多,记载下来的东西更是寥寥无几。比如,两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在古上艾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文化、对外联络交流文化等等,老祖宗留给我们“宝贵财富”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可惜,这889年的“政府”所在地留下来的历史记录太少太少了。我们真的要是发掘整理出这里的“多元文化”,哪怕是一点点成就,那将成为历史的功臣。
好了,扯得有点远了,还是返回来说我们的古上城。
大家要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在我国,夯土建造城郭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高大的城墙,主要是用来抵御外敌。平定上城古城的夯土筑城的古城墙现在依稀可见。这一浩大壮伟的建筑工程,足以显示出古人的智慧和气魄,更是我国的一笔宝贵财富。大家想想,在秦朝,我国的造砖技艺就相当成熟了,(正所谓“秦砖汉瓦”嘛)
平定上城古城墙没有用砖对夯土城墙进行“包裹”,应该是在那个“夯土建城”的年代还没有出现砖,可见,平定上城古城墙的建造应该比秦朝还早。
说到这里,老茂想起了平遥古城。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但当时也是土城墙。平遥古城是在明洪武三年开始大规模扩建并将城墙进行裹砖的。平定古上城应该比平遥古城还早才对,因为当时,我们平定的上城就是个初具规模且是很有名气的寨城,到了楚汉争霸时期,远在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的韩信就决定把榆关寨城作为他今后灭赵的指挥部呢。所以,平定城不是一千多年的“宋城”,也不是有两千多年历史“汉城”和“秦城”,说不定是“周城、商城”,或者更早。
平遥古城和平定古上城,夯土筑城的历史,告诉我们,他们都是珍贵的历史遗迹,但,平遥古城保存完好,现在每年的旅游收入超150亿元,而我们的古上城,是荡然无存,更不用说什么收入了。
好了,泄气的话不说了。下边这张是 榆关门(红笔圈着的)
茂不惊人
大家仔细看看这张图中榆关门在上城的位置。
楚汉争霸,汉将要胜利的最后阶段,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11月,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韩信由统帅军队的最高“首长”,被刘邦贬为淮阴侯,从栎阳出发,经安邑(看下图)
茂不惊人
夏县古称安邑,奉命领兵三万下太行,先是直径东下到盖与(看下图)
盖与,也就是现在的和顺县,然后北上,在第二年(公元前204年)1、2月来到驻扎在平定古上城的寨——榆关。

茂不惊人
《史记》记载:“汉二年后九月,破代兵,禽夏说阏与。”——“汉二年闰九月(公元前206年)韩信的军队在阏与(和顺)生擒了代国的丞相夏说。”
一个月后来到平定榆关城修整,在第二年七月,《史记》记载:“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韩信与张耳率领着几万人,准备东出井陉口进攻赵国。”“当他们走到距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的地方(栢井)就停下来休息。到了半夜韩信命令全军出发准备战。。。。。。"
有文说,韩信伐赵走的是阳胜古道,并未北上到榆关。但,老茂以为,榆关寨在当时是坚不可摧最适合刚刚打了仗的部队休整的地方。
茂不惊人
两万多军队分别住在现在的东、西南营,粮草马匹等辎重等部队住在了现在的洗马堰,练兵的校场在南关的练将坡(人们现在叫碾巷坡)。在西汉之前这里为有名的寨城。9月移至离井陉口三十里的柏丼安营,半夜开始前往井陉口背水一战攻打赵国。(大家从这张古地图上可以清晰看出韩信的行军路线)
茂不惊人
也就是说,韩信在上城只住了半年多的时间。有的文章说,上城为韩信所建,不可信。
茂不惊人
平定的上城应该更古老,在西汉前就应该是远近闻名的易守难攻的寨城。井陉县的《井陉历史文化》丛书中说,当韩信驻扎在平定的时候,赵国丞相陈馀曾想秘密前来捣毁韩信在榆关的指挥部,活捉韩信。有两个原因没有实施,一是,陈馀轻敌之心膨胀——区区三万人马,怎能战胜我二十万精锐部队(陈馀带了二十万大军驻扎在井陉关迎战韩信);二是,得知上城榆关易守难攻、坚不可摧。所以就放弃了。
刚才,我说了,井陉口背水一战攻打赵国。那“井陉口”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清光绪《平定州志》说:“故关在州东九十五里,即汉韩信下赵井陉口是也。”但,现在分析,《平定州志》这样记载是错误的。

茂不惊人
上图中,我用红笔圈住的是阳春楼
她在古上城属于“孙字辈”的建筑。起初叫天衢阁、严更楼。明弘治十三年所建(1500年)到现在整整522了。人们习惯上称为“红楼晚照”是“平定州八景”之一。

茂不惊人
我们再看上图中我用红笔圈住的城角的这座楼,她就是赫赫有名的涌云楼
至今,没有找到眼观上的任何遗存。
涌云楼,在古上城的历史长河中,属于“儿子辈”的建筑。
当年的涌云楼,耸立在嘉河河畔,守护着古老的平定州城,满载着古州儿女的荣耀与骄傲,以其精美独特的风姿,享誉千里。
但,身披历史遗风的涌云楼,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模糊的印记,而今,只能通过文字去追忆、纪念她的辉煌历史和文化轨迹……
郭老师的画,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涌云楼精准的位置和轮廓。
涌云楼,人们记忆中的名楼、历史尘埃里的胜景。
《阳泉晚报》在前年四月曾登载过我的一篇题目为《涌云楼追记》的文章,详尽介绍了涌云楼。
涌云楼始建于宋朝,毁灭在民国时期。
涌云楼虽然比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这“江南三大名楼”和山西的鹳雀楼建的晚,但名气毫不逊色。
从下城仰视,30多米高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登涌云楼,州城方圆胜景尽收眼底。乾隆年间的平定知州王祖庚站在涌云楼诗兴大发,就曾即兴写过这样的诗句:“城隈曲水千层浪,郭外环山万点青。”把他俯瞰到青山绿水平定州城的美景描写地淋漓尽致。
金代平定州刺史的赵秉文,对涌云楼这一胜景颇为喜爱,他办毕公务“下班之后”,经常会到涌云楼登高望远、写诗做赋、抒发情感。他在一首五律诗中这样写道:“公退常临此,观风问俗间。山川楼外布,井邑掌中看。曲水清流急,巅峰翠绕环。休言江上景,未必胜榆关。”诗中告诉我们,在涌云楼上看到平定城的秀美景色毫不逊色于江南。迄今发现,流传下来赵秉文写涌云楼的作品就多达七篇。许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在此登楼赏景也留下的不少诗文名篇,有的被收入在了“涌云楼藏版”的《平定州志》和雍正版《山西通志》中。
涌云楼,人们记忆中的名楼、历史尘埃里的胜景。
赵秉文《涌云楼记》散文中的“觞于斯、咏于斯、会宾友于斯”将涌云楼的“活动”叙述的“好不热闹”;
金元大文豪元好问的一首《乡郡杂诗》中“神仙官府在瀛洲,何意闲闲得此留?莫笑山城小如斗,他州谁有涌云楼?”的诗句,把平定城描绘成了蓬瀛仙境的同时,将平定州为能有涌云楼这样的名楼而骄傲、自豪的一塌糊涂;
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四部”尚书陈廷敬,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回晋城为其母守制期满在返京城过平定州时,驻在了州城西关的平潭驿,专程登涌云楼,访六贤堂,留下了传世诗篇《六贤堂》。。。。。
涌云楼初名思武楼,宋大观四年(1110)改名为涌云楼,元至二年(1265)又改建为祀金代礼部尚书赵秉文、吏部尚书杨云翼、元代左侍郎中元好问、翰林学士李治四位先贤的四贤堂。后来,又增加了元代中书左丞吕思诚和国子司业王构,将四贤堂改名为六贤堂。明代成化年间,又增加了刑部尚书耿九畴等,将涌云楼改名为崇贤堂。到了清同治七年(1868),崇贤堂的牌位多达23个。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更名为环翠亭,并在楼的东西建立了配房,清乾隆十三年(1748)知州王祖庚捐俸钱加以补葺。
那么,涌云楼的功能究竟是什么呢?
涌云楼在当时既是文人雅士会客宴饮、写诗做赋之处,又是达官显宦登高赏景、娱乐消遣之地;既是祀历代平定名人的风水宝地,也是藏书古今兼汇文物、名人字画的“图书馆”和“文物馆”;还是人人向往的“游玩胜地”。
提及早已不复存在的涌云楼,人文学者都会声声叹息:“涌云楼毁得可惜。楼内藏书、藏品的失散,损失无法弥补!”县志办老主任李克明几年前和我多次交流,让我呼吁一下,涌云楼真的应该重见天日。
我也感受到了涌云楼的价值。涌云楼,这一古老建筑的灵魂,最核心的因素是历史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她的历史意义,远远超过建筑本身。
如今,涌云楼这一“立体的历史”,早已消失在遥远的年代,只存极少文献,影像片半难觅。我在艰难、漫长搜集有关涌云楼资料的过程中,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李育才主任为我提供了一张他爷爷奶奶领着孩童时的他父亲在仅存涌云楼底座前的假山上拍的一张照片
茂不惊人
照片背面有“民国二十七年八月十五日在本县涌云楼摄影”的注释
茂不惊人
这是几十年来,本人首次发现的与涌云楼有关的照片,弥足珍贵。
这张照片给我们的信息是,当年的涌云楼,不是一座“孤楼”,楼四周是几百平方米的基座,基座周围又是重峦叠嶂的假山,绿树掩映下的小桥、流水、雕塑点缀其间。
涌云楼是一个气势恢宏、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翠色欲滴的举世闻名涌云楼景区。
我和书友们交流时,大家对涌云楼的毁灭很惋惜。
好在,我们看到了郭老师画里的涌云楼,也许多少是个安慰。我想,与科名坊一样,涌云楼如也能重现于文化名山冠山,形成“涌云楼景区”,实乃可喜可贺之幸事。
我们从郭九麟老师的这幅画中可以读到古州平定悠久的历史。
我们从郭九麟先生的这幅画中可以读到古州平定厚重的文化底蕴。
我们从郭九麟先生的这幅画中看到了当年的县衙——太平兴国四年由广阳迁县治于这里。
下边画中下划线的是阳春楼,是明朝的建筑。人们习惯上称“红楼晚照”为“平定州八景”之一。

茂不惊人
下图中,下划线的建筑是迎熏门。

茂不惊人
迎熏门,人们习惯称为“南门”,南门坡下的街道是城南街。东西街叫东头和西头,这西头的第一家,就是我家。这条街当年很繁华,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城南街记忆》。
总的来讲,《古州城上城》这幅画的历史价值无可估量。郭九麟老师是我们永远记住平定古城原貌当之无愧的功臣。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3170
3
0
10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茂不惊人

结识更多朗诵爱好者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