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追月,VV,落星墩

彩云追月

落星墩

2021-05-25 阅读 5647
彩云追月
落星墩-未知
00:00
09:08
作者 詹选坤 诵读 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
我的家乡星子县(于2016年改名为庐山市)因南湖中有“落星墩”而得名。郦道元的《水经注》上记载:落星石,周迥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遥远的洪荒时代,一天,一颗天外来客,划破深邃辽阔的夜空,飞墜到这片浩淼的湖水中。传说它墜落时正压在一只神龟的背上,它“浮于水面如星,故得其名。”。它与东面的“鞋山”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为鄱阳湖壮美的风光增添了几分神秘诡异,也产生了许多世代口口相传美丽的神话故事。

彩云追月
“落星墩”座落于离星子县南康镇南门紫阳堤,向南大约1.5公里的鄱阳湖中。《水经注》上说当时“落星石”上“生竹木”,不知这是不是郦道元亲眼所见,还是听人传说?抑或当时“落星石”上确有生长竹木的地质条件?按我们现在所见的“落星墩”是赤裸裸的的石山,绝难生出竹木。从众多吟诵“落星墩”的诗词中,至少在北宋“落星墩”上就有了建筑物。宋文学家王安石在乘船经过此地观赏“落星墩”时曾有诗云:穿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可见当年“落星墩” 上建有楼台之类的建筑,并且崔嵬壮丽。诗人将它形象的比喻为“万里长江一酒杯”, 这个比喻大胆而新颖。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另一位文学家黄庭坚在《题落星寺》诗中写到: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当时“落星墩”就建有寺庙是无疑的。据说当年黄庭坚登临落星寺,寺僧择隆于岚漪轩设宴为大诗人洗尘接风,席中应寺僧所请,诗人乘酒兴于岚漪轩粉墙上挥毫而就诗二首,即《题落星寺岚漪轩诗二首》。查找资料得知这个叫“落星寺”的寺庙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年~1093年)僧人择隆奉敕所建,寺名“福星龙安院”又名“落星寺”。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于上。据县志记载寺庙毁于清咸丰年间的兵燹。我记事的时候“落星墩”上是没有任何建筑物的,它匍匐在湖中,形单影只,远看黑黝黝的像一只巨大的千年老龟。

彩云追月
这个神似千年龟的“落星墩”给这个古老的县城带来神奇的色彩和独特的景观。自古至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观览之余留下无数名章佳篇。陶渊明在《游斜川》中曾赞美自己家乡的这一奇观“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其中“增城”指的就是落星石。诗仙李白立于湖畔见湖中奇景发出惊叹: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王守仁《游落星寺》诗中云:女娲炼石补天漏……玉衡堕落此湖中。

彩云追月
我少年时每至夏日夕阳西下的时候,南门湖畔,紫阳堤上热闹非凡,有在这里洗涤衣服的妇女,有在这里纳凉赏湖景的老人,更有在水中嬉戏的青壮年和少年儿童。夕照下远处的“落星墩”往往是一种诱惑,激起青少年们的征服欲,有些胆大水性好的游到“落星墩”上,在那里休息一会儿便又游回来。我多次尝试游过去,但终于没有那个胆量,中途便折回了。
让人们困惑不解的是;看起来高不足几米的“落星墩”无论是一九五四年还是一九九八年百年难遇的大洪水,都不能把它完全淹没,它似乎有与洪水齐长的魔力,它像一个倔强的神龟昂着头不屈服于滔滔洪水,屹立于鄱阳湖中。
十几年前回故乡,“落星墩”突然冒出一些楼台亭阁的建筑物,可是几年都没有完工,成了烂尾工程。前两年再回故乡,那“落星墩”上的建筑物已全部完工了,并做了亮化工程,每夜幕降临,“落星墩”上的楼台亭阁齐亮起来,闪烁的霓虹灯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犹若琼楼玉宇蓬莱仙阁,似真似幻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思。市民们扶老携幼、呼朋唤友来欣赏这样的美景,大家都沉醉于这人间仙境中。

二O二一年五月写于庐山市
彩云追月
作者简介:
一位退休的高中高级教师,喜爱旅游,书法,写作,在忙碌的时光中寻找一片净土的安然清宁,享受生活的快乐美好。
彩云追月
图文均来自作者詹选坤
作品已不存在或设为私密
点赞
更多>
1561
1
0
4
分享

扫码下载VV参与互动

彩云追月

Ta好像忘记签名了...

TA的作品
热门文章